力量与体能训练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比如,一位拳击手会向力量与体能教练请教如何在赛前降体重,一位健身爱好者会向力量与体能教练请教如何在两个月内将卧推重量提高10公斤。
这个目标总是由顾客提出来,然后由力量与体能教练想办法去满足。两者之间就像是顾客与理发师的关系。当然,有时候教练也会主动向顾客推荐某种他可能会感兴趣的,新的训练方法,比如悬吊系统。这就好比,理发师有时也会主动推荐某种流行的发式。但这种情况应该看作是支流,而前者才是主流。
体育训练是以效果为导向的。运动员的能力是强是弱,体育教练的水平是高是低,全凭比赛成绩说话。为了取得好的效果,每个教练都有自己的一种训练体系。运动员可以选择是否跟随这位教练,但不能自由选择训练内容。力量与体能训练的目标需要由训练者提出来,这个事情非常要命。在我看来,学习技术知识,学习制定训练计划的知识,这些都有没有定目标那么难。
如果你问小学生,他们的理想是什么,有人会说当科学家,有人会说当军事家,有人会说当作家。如果你问30岁的人,他们的理想是什么,有人的回答会走低端路线:“让一家人活下去。”有人的回答会走模糊路线:“快乐过好每一天。” 小学生无知无畏,成年人才知道为生活制定目标是何等困难的任务。这不奇怪,我们并不会先通盘设计好人生规划,然后才去过日子。能够先通盘设计好人生规划,然后才去过日子,那已经可以算是先知级别的贤人了。
力量与体能训练也是如此。如果你能为自己的力量与体能训练制定一个目标,那你接下来根本不需要求助于教练了,你自己已经是一个伟大的教练了。力量与体能训练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而训练者又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你说荒唐不荒唐?“力量与体能训练是以目标为导向的”,这里面包含一个前提,就是你已经选择了力量与体能训练。在此之前,你还要面对一个问题:要不要进行力量与体能训练?
力量与体能训练的愉悦感是非常古怪的。如力量与体能训练脱胎于军事训练。军事训练不是自愿的,是被迫的。力量与体能训练恰恰在这一点上与军事训练不同,它是自愿的。装修房子和买衣服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习惯已经写入了人类的基因。力量与体能训练只有百年历史,还没有写入基因。如果选择做这件事,你必须给自己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并不容易找。这就导致力量与体能训练不容易进入,不容易坚持,不容易带来成就感。即使你已经成为这方面的高手,你仍然会每天质疑自己这样做究竟值得不值得。
业余与职业
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是:职业运动员的力量与体能训练应该是高强度,高频率,大训练量,健身爱好者的训练应该是低强度,低频率,低训练量。理由是:一方面,二者的天赋不同;另一方面,职业运动员有职业教练的指导,有营养师的帮助,有专业的恢复手段。如果这种观念是对的,我们可以从中推导出一个结论:在训练的第一年,体校学生和健身爱好者的差距是最小的。以后,随着训练的年头越来越长,两者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健身者永远追不上运动员,就像乌龟永远追不上兔子一样。这个结论严重挑战人类理性。显然,更合理的观点应该是:职业运动员中,有聪明一点的,也有笨一点的,有成绩好一点的,也有成绩差一点的。成绩差的,有可能被逐渐淘汰。业余运动员也是如此,有水平高的,有水平低的。水平最高的,有可能会转为职业运动员。当然,在实践中,业余运动员未必一定能转为职业运动员。因为中国的专业教练们选拔人才时,习惯在专业运动队内去选。但这是一个行政问题,而不是永不改变的真理。所以,正确的观点应该是:体育就是体育,训练就是训练,职业与业余,那是人家给你贴的标签,你不能给自己贴这样的标签。给自己贴上业余的标签,不仅是自轻自贱,也会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每见到一种训练方法就问:“这是给职业运动员用的,还是给业余爱好者用的?”如果你见到一个热狗,你会不会问:“这是吃热狗比赛专用的,还是给业余爱好者吃的?”
任何一个篮球爱好者,都知道篮球训练应该包括篮球技术训练,力量与体能训练;任何一个羽毛球爱好者,都知道羽毛球训练应该包括羽毛球技术训练,力量与体能训练。当然,并不是每个业余爱好者都重视力量与体能训练。比如,某个篮球爱好者会说:“我不做力量与体能训练,因为我是业余的,只不过是瞎玩,没把打篮球当成一桩事业在干。”先不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至少人家承认了篮球训练应该包括篮球技术训练,力量与体能训练。只有健美爱好者例外。很多健美爱好者,要么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力量与体能训练,要么是不认为健美训练需要力量与体能训练。那么,理由是什么?没有理由。他们似乎认为,健美运动是得到了上帝保佑的一种神奇运动,与其他运动是完全不同的。在其他运动中行得通的规律,到健美运动中就行不通了。面对这种态度,我也只能说,不值得一驳,省得在辩论中被他们拉低到和他们一样的水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