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网徽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食谱 > 违禁药物

苗岭洁肤霜

时间:2022-08-13   来源:健美网  作者:www.muscles.com.cn

该产品由黔东南州苗岭苗族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千百年来苗族传统配方专业研制,采用纯天然野生药材,以苗族传统工艺炮制,运用现代科技方法精制而成。此药已被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勒令停产,原因是激素含量超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苗岭洁肤霜

7aa93317dbd15b4c!400x400.jpg

有效期
两年


禁忌
外用、切忌口服

规格
10g/瓶

目录
1核心提示
2使用说明
3违禁激素事件
折叠编辑本段核心提示
近日,一种标称"苗族瑰宝、草药奇珍"的苗岭洁肤霜开始在年轻妈妈们中间走俏,婴儿患上难以治疗的湿疹、奶癣,只要用该产品轻轻一抹,症状半日就会减轻。这种立竿见影的"神药"到底是什么物质。有关部门对"神药"展开调查后发现,原来这种"神药"的主要成分不是中草药,而是消毒用品中严禁添加的强力激素。

贵州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苗岭洁肤霜含有西药成分丙酸氯倍他索。"另外,针对苗岭产品是纯野生中草药的说法,该检测报告还证明:"苗岭洁肤霜未检出五倍子、拳参中药成分。"加的西药激素丙酸氯倍他索。医学专家指出,丙酸氯倍他索是强力激素,儿童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等严重疾病!

折叠编辑本段使用说明
皮肤科植物制剂,同类产品少。无绝大多数皮肤科化学制剂的毒副作用。苗岭洁肤霜由野生药材高倍浓缩,经脱色处理,采用现代制药工艺精制而成。无不良刺激反应。

本品由黔东南州苗岭苗族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根据千百年来苗族传统配方专业研制,采用纯天然野生药材,以苗族传统工艺炮制,运用现代科技方法精制而成。药材来源于黔东南州境内无污染的苗 岭侗山,即:雷公山、月亮山、太阳山、佛顶山、十万大山等原始 森林。本品系苗族验方。

【主要成份】五倍子、拳参、鞭蓉叶、皂角刺、独脚莲等25味纯天 然野生苗族药物

【用法用量】外用,取本品涂擦皮肤感染处,每天三次,八天为一周期。

【适用范围】对引起皮炎、湿疹、手足癣、花斑癣(汗斑)、牛皮癣、龟头炎、女阴瘙痒、痤疮、皮肤瘙痒等感染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念珠菌等有较强的抑杀作用并能预防皮肤感染。

【批准文号】黔卫消准字2002期第043号

折叠编辑本段违禁激素事件
勒令停产 全国范围内紧急召回

互联网上关于我省黔东南州苗岭苗族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苗岭洁肤霜被指添加强力激素可致股骨头坏死的消息引发广大读者关注。为此,记者昨日采访了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有关负责人,据称8月14日,该局查出该产品添加地塞米松激素类违禁成分,已勒令其停止生产和销售。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对该产品实行紧急召回,并对233件货品集中销毁。

贵阳仍有该产品销售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筑城各大药店暗访发现,绝大多数药店销售人员都表示已接到禁止销售苗岭洁肤霜的通知,并早在二个多月前将产品下架。随后,记者又来到贵阳市都司路一家药店,发现了该产品,当销售人员得知记者要购买该产品时,还特意介绍产品效果好,在销售人员的推销下,记者花了12.5元钱购买了一盒。

苗岭洁肤霜检出违禁激素

据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三处负责此案的工作人员张晓阳介绍,今年4月份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接到群众举报后,省卫监执法人员对贵州黔东南州苗岭苗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苗岭洁肤霜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发现,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号是消毒产品而非外用药品,"苗岭洁肤霜"属于无生产资质和批文的假药;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将抽检样品送国家卫生部进行产品权威检测,结果显示该产品内含有强效激素--地塞米松的含量很高。"厂家违反了消毒产品说明书管理办法'禁止添加激素'规定。"

卫生许可证将被注销

据了解,苗岭洁肤霜事件发生后,经省卫生监督局立即组织卫监人员展开调查发现,黔东南州苗岭苗族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苗岭洁肤霜被检出添加地塞米松激素,于今年8月14日对该厂作出按照消毒产品原料卫生要求行政处罚:处以该厂5000元罚款,停止销售违法产品,并召回和销毁其产品。省卫生监督局将依照行政处罚法,将对该厂擅自改变产品配方行为处以注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理,目前该产品的卫生许可证注销手续正在办理之中。

厂家称:召回一批销毁一批

得知贵阳市场上仍有苗岭洁肤霜销售,该厂家业务经理金先生迅速赶到省卫生监督局解释称,目前市场上一些代理商为了经济利益,将一些遗留的少数货品销售。金久祥告诉记者,自今年4月该厂接到省卫生厅停产通知后,就停止一切生产了,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召回,在省卫生监督局的监督下,召回一批销毁一批,将所有召回的产品进行集中销毁。截止目前,该厂已销毁233件7万余瓶。

用洗洁剂批号卖"苗药"

苗岭牌洁肤霜的"陕食药监健用字(陕食药监健用字06060206号)"在2007年被注销后,出现在市场就是假药。此后,苗岭要么几个产品共用一个假批号,要么一个产品上出现不同批号。

2006年以前,黔东南州苗岭苗族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苗岭公司)的产品多为"黔卫消证字",使用这种批号的,多为"洁厕灵"一类的洗洁剂用品。2006年,苗岭公司在西安租用一个空房为生产地点注册了"西安苗岭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苗岭公司如批发一般,在陕西居然注册了11个陕食药监健用字批号。这成了苗岭走向药店的一个捷径。记者调查发现,在陕西注册的各种品牌成分相似的洁肤霜和鼻炎喷剂有十多种。 一位深圳药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苗岭公司打了一些法律的擦边球,一旦被查封或面临国家监管,它们就换个包装、换个批号、换个名称。如果在大城市运作不行,它就转入二三线城市。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从贵州都匀到广州再到深圳的药店里,苗岭牌洁肤霜和苗岭牌鼻通生态液干脆以"黔卫消证字(2005)第037号",即最开始的"洗洁剂批号"和很多和它一样的所谓药品在药店里鱼目混珠。 苗岭牌洁肤霜的"陕食药监健用字(06060206号)"等产品在2007年被注销后,苗岭要么几个产品共用一个假批号,要么一个产品上出现不同批号,甚至把湖北省环境卫生检测站出具的一份卫生评价书的书号(鄂卫监健用(2005)第18024号)也当作批准文号印在产品外包装上。

批号审批"大跃进"

从2005年起,陕西省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审批了600多个保健用品。陕西批准的保健品文号速度达到了"一天好几个"的审批高速度。其间,苗岭公司曾注册11个陕食药监健用字批号。

深圳市药监局在10月20日曝光的80种以非药品冒充药品的产品名单中,另有18种产品为"陕食药监健用字"批号产品。 "陕食药监健用字"也成了一个保健品审批混乱的样本。"陕食药监健用字"是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保健用品的批准文号,审批的依据是陕西省2005年出台的地方法规《陕西省保健用品管理条例》。

从2005年起,陕西省在不到7个月的时间里审批了600多个保健用品。由于门槛低,一些企业趋之若鹜,陕西被批准的保健品文号速度达到了"一天好几个"的审批高速度。其间,苗岭公司曾注册11个陕食药监健用字批号。

尽管陕西省药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张平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像批准"苗岭"之类保健品文号,药监局不收取任何费用,但是药品的检验机构,做检验和临床实验,这些肯定是需要花钱的。

当记者问:"一般是多少钱?"张平回答:"不知道,不一定。"而他的前任邵君利对媒体称,陕西要交的审批费用大概在两三万元之间。"陕西的费用据说比其他地方便宜。"一位在药检部门工作了四十年的知情人说,地方性审批的保健用品,审批快,临床检验费用是个比较模糊的费用,保健品一般花费7万-8万才能搞定,而在国家药监部门审批的保健品批号,至少也要20万-40万。

一位企业负责人透露,得到一个保健用品的批号,药检所检验一次的费用要好几万,明处和暗处的花费要达到上十万元之多,没有人愿意说出具体数字,因为自己"走关系"花的钱各自心知肚明,讳莫如深。"这是投资保健用品最大的成本,然后,厂家以各种方式做一些夸大功效的宣传,将产品包装成高科技产品,高价出售,即使广告狂轰滥炸,利润率也很高。"云南省药监局市场处处长王幸说。

因为"黄袍加身",各地各部门无法对"陕食药监健用字"有效监管:这些"陕食药监健用字"一旦拿到外地销售,实际上就离开了陕西药监局监管的"视野",而且,这种地方法规约束的东西一旦离开陕西,其实就失去了法律效力,这正是一些厂家所看中的。

"谁审批谁监管"等于"没谁监管"?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审批的"国食健字"保健食品进行监管,但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承担保健食品注册职能后,没有进一步明确对保健食品的市场监督。

去年以来,陕西药监局取消了两三百个批号,而大部分注销批号的"假药"依然在全国各地非法销售。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注销批号仍不为公众所知,这无疑给本已是假药的产品非法销售提供可乘之机。记者向陕西药监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张平提出了疑问,他回答:文件是向责令注销的企业发的,不能把红头文件公布出来。

在2008年4月20日,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前十天,陕西药监局才公布出来89种注销的保健品,还有两百多个注销批号至今让公众无从知晓。

保健品的审批部门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部、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省级卫生厅,形成两级、两部门审批的局面,加之审批数据不够公开、透明,没有可查询的信息数据库,造成文号杂乱,难以识别。

2008年4-5月间,南方周末记者对贵州苗仁堂的优鼻喷剂调查(见本报6月26日头版)发现,同在贵州凯里的苗岭公司苗药产品已被注销批号还在非法销售,2008年6月30日,记者向广东省药监局举报,指出市场上有大量已被撤销批号的产品在药店里出售,并要求对苗仁堂、苗岭等产品进行检验。

广东省药监局的回应是: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审批的"国食健字"保健食品进行监管,但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承担保健食品注册职能后,国家没有进一步明确对保健食品的市场监督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国家卫生部首席法律顾问卓小勤说,"目前保健品产业还没有统一的行政归口管理部门,卫生、药监、工商等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行业标准以及规范统一的检测手段、审查程序和管理办法。一些违法经营者采取打擦边球的策略进入保健品市场,是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位国家药监局前官员称,"搞了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产品品质行政监管与品质技术检验检测的关系,在国内各级始终是"父子"关系,国外的法定品质技术检验检测机构,均以技术服务仲介的法人身份独立于对口的行政监管部门,从事第三方检验检测,提供检测报告,并对检测报告承担全部法律责任;而国内各级法定品质技术检验检测机构,几乎清一色为对口的行政监管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导致技术层面的检测与行政层面的监管合为一体。""制假者与监管者之间的'说不清'的利益关系中,监管资讯的不透明,就不足以对同样可能存在造假的其他制药企业的法人及相关人员造成震慑和压力。"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委员于斐说,监管者利用手中的审批、监管权寻租犯法问题存在多年,且愈演愈烈,关键在于目前的监管体制内,长期缺乏独立地由"第三方"行使的对监管者施以权力制衡的专项制度安排。

"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了,保健品的暴利,罚他几十万根本不在乎",于斐说,一个药品被曝光后,在国内往往是罚款了事,但这对那些得利者只是不痛不痒。

国家药监局新闻发言人颜江英也承认,目前法律对于企业惩罚较低,企业造假成本也不高,法律要逐渐改进。 



二维码
分享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