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网徽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健康

2个民间中医治疗小腿慢性溃疡的偏方

时间:2022-06-23 10:00:33   来源:健美网  作者:www.muscles.com.cn

       生活中,人们常被各种皮肤疾病困扰譬如小腿慢性溃疡,中医学称之为下肢溃疡、臁疮腿。多数患者有静脉曲张病史,少数是由蚊虫叮咬或创伤感染所致。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中药是如何治疗本病证的吧。
参苓五神汤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各15g,炒惹改仁、金银花、土茯苓各30g,砂仁、车前子、川牛膝、黄柏50g。
【药物加减】身困乏力、浮肿、便溏较重者,加炒山药30g,制附子6g;疮口渗液较多者,加萆15g,防已、木通各10g。
【适用病症】小腿慢性溃疡,中医辨证属牌虚湿盛型。临床表现为病程日久,面色萎黄,疮面色暗,黄水浸淫,患肢浮肿,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细涩
【用药方法】每天1剂,水煎2次,共取药液600mL,分3次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配合局部换药:若创口色暗、四周肿胀、疮内黄水渗液较多者,可用防己、木通各30g,车前子、泽泻各15g,煎水湿敷或冲洗患处,每天3次,连用3~5天;若疮面渗液减少或无渗液时,可用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24万U(根据疮面大小)湿敷,上盖消毒纱布敷料,每天换药1次,至疮口愈合为止;若疮面有少量腐肉未脱者,疮口掺七丹(熟石膏7份,红升丹3份),外用黄连膏以祛腐解毒;若疮口无腐肉,用庆大霉素湿敷后4周肿消,但疮面光白板亮、不收口者,可用蛋黄油或白糖敷之。
解读:中医学认为,脾虚湿盛型小腿慢性溃疡,病初为湿热下注,久则湿邪困脾,脾气虚弱,无以运化水湿,则湿邪更甚,故脾虚、湿盛互为因果,且脓水淋漓耗伤气血使脾气更虚。治宜健脾祛湿为主。参苓五神汤中的党参、白术、茯苓、炒白扁豆、炒薏苡仁、砂仁益气健脾;土茯苓、车前子、黄柏利水祛湿;金银花清热解毒;川牛膝引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熔健脾、祛湿、解毒药于一炉,紧扣病机,故疗效可靠。

十味生肌油
【药物组成】黄柏、萆蘚各60g,苦参、紫花地丁各100g,滑石、龙骨各50g,乳香、没药各30g,青黛20g,蜈蚣7条,麻油1000g。
【适用病症】小腿慢性溃疡。
【用药方法】将黄柏、萆蘚、苦参、紫花地丁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再将滑石、龙骨、乳香、没药、青黛、蜈蚣共研细末,过筛。将上药混合,加入麻油搅匀备用。用药前先以2%硼酸溶液清洗干净皮损面,再用消毒纱布浸泡硼酸溶液湿敷20~30min,然后涂抹十味生肌油,加盖敷料,绷带包扎。每天早、晚各1次;症状好转后,改为每天1次。
解读:十味生肌油中的黄柏、苦参、紫花地丁、青黛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凉血消肿之功;萆蘚与黄柏、苦参、滑石等配用,可治臁疮不愈,收敛疮口;蜈蚣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龙骨、乳香、没药生肌收敛,化湿软坚,可用于治疗疮疡脓腐,久溃不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小腿慢性溃疡,疗效显著。



二维码
分享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